有關颱風的諺語與傳說


o 傳說台灣有一種颱風草,
能預測颱風是真的嗎?
o 傳說若某年龍眼豐收,
那年一定有颱風,有道理嗎?
o 俗話「颱風回南了」是何意? o 「颱風過後沒回南,十日九日濕」
這一句俗諺是什麼意思?
o 俗語「一雷破九颱」有沒有道理? o 何以「九月颱無人知」?
o 何謂「西北颱」? 回到上一畫面

傳說台灣有一種颱風草,能預測颱風是真的嗎?   據說有一種草,從某年葉片褶之多少或是節的多少,即可知這一 年颱風有多少,但這祗是傳說如此,在沒有長期的觀察記錄和研究之 前,我們不能相信和颱風有關係。


傳說若某年龍眼豐收,那年一定有颱風,有道理嗎?   這也是一種傳說,而沒有長時期的觀察記錄,無法統計,無法研 究,所以是否有關係不能斷定,其他類似的說法還有,但也都缺乏資 料證明。


俗話「颱風回南了」是何意?   當颱風由南向北移動時,前半部是偏北風(如北風、東北風、西 北風等),後半部是偏南風(如南風、東南風、西南風等)。當偏北 風漸漸變成偏南風時,就表示颱風已過了一半,此後風雨將逐漸減小 ,甚至完全停息,這就是台灣民眾所謂的「颱風回南了」。


「颱風過後沒回南,十日九日濕」這一句俗諺是什麼意思?   颱風中心經過後,風向即轉為偏南風,然後颱風漸漸遠離,天氣 好轉,但在冬季如有颱風來襲。有時當中心經過後,風向並不轉為偏 南風,此時在東北季風影響下可能陰雨連綿,降雨連續數日不停,台 灣北部、東北部地區有水災的危險,所以台灣有這句諺語。


俗語「一雷破九颱」有沒有道理?   台灣民間流傳這句諺語,常為一般人所誤解,而認為聽到雷聲, 颱風就不會來,其實不然。   在夏季,台灣在熱帶海洋性氣團籠罩下,上升氣流旺盛,午後常 有雷雨發生。但在颱風接近時,台灣地區因受颱風外圍下沈氣流影響 ,雷雨便會停止。如果颱風已開始侵襲,颱風範圍內上升氣流旺盛, 常有雷雨發生,只不過是雷聲為風雨聲掩蓋不易被吾人所聽見罷了。   此句諺語的正確解釋應為:「台灣地區經常有午後雷雨發生時, 颱風不會來,如果連續性雷雨忽然停止時,便可能有颱風要來了,一 旦颱風來了,雷雨仍可發生,颱風亦不會因雷雨之發生而減弱消散。」


何以「九月颱無人知」?   人們在颱風來襲前可應用一些徵兆,判斷颱風將至,但自農曆九 月以後,大陸高氣壓的強度已漸增強,開始影響台灣的天氣,而使一 些颱風來襲徵兆不明顯或消失。例如大陸高氣壓影響下的天氣,多低 雲,高空卷雲為低雲遮掩而不易見到而由觀測經驗預知颱風將臨。又 雷雨已減少或消失,亦不能以雷雨的驟然停止判斷颱風之來臨。風向 吹東北風,亦不能從偏南風轉東北風斷定颱風接近。又因東北風較強 ,波濤已漸洶湧,無法斷定是否受颱風影響。因此有「九月颱,無人 知」的說法,表示農曆九月以後的颱風來襲前,不能根據徵兆判知。


何謂「西北颱」?   台灣北部、東北部及西部地區的民眾對「西北颱」特別敏感,甚 至談颱色變,其原因是「西北颱」常給這些地區帶來嚴重風災與水患 ,所謂「西北颱」是颱風從台灣東方海面向西北方進行,中心通過基 隆與彭佳嶼之間海面時,台灣北部及西部地區多吹西北風,受地形影 響雨勢特大,又因風向幾與海岸垂直,使積水不易宣洩,甚至引起海 水倒灌,故此種路徑的颱風為害最大,由於吹的是西北風故稱「西北 颱」;民國52年葛樂禮颱風就是一個最典型的實例。


回到上一畫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