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2 (大正元年)

野村一郎

介壽路1號

歷史背景


     日治時期台灣最高首長--台灣總督的官邸日據初期,台灣總督以清代建造的
 西學堂為臨時官邸1898年,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上任,才議定在東門一帶,興
 建永久的官邸1901年完工,是當時台灣最豪華巨大的官邸,花費太大還引起日本
 國會的譴責,其實是日本人想利用豪華巨大的建築物來,鎮攝台灣人心理,使其
 產生敬畏而便於控制,日治後期的官方建築都帶有這種意味光復後,由外交部接
 收,改稱台北賓館1912年,因嚴重的蟻害大翻整修。

建築特色


     在建築本體上是屬日治時期「式樣建築」,採用法國風格的文藝復興式。
     建材採用磚石和混凝土整體格局成矩形,入口設在南方,北面左右各有廂房
 ,圍出一個露台,可以想見當時居住者崇尚歐洲貴族生活方式,為三層樓建築,
 左右並不對稱,西邊角塔作成「拜占廷式」圓頂,東邊角塔拉成尖形頂頂鋪金屬
 瓦片、老虎窗,後院庭園屬日式風格平面四周均留走廊,一樓使用拱圈,二樓為
 哥林多柱式,每個柱位用雙柱北門外廊之石製「巖疆鎖鑰」即被移至此八角庭做
 為了亭角基石,此種作法,具有統治者恃勝的心理。

回到上一層
回到主畫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