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6 (大正五年)

守山氏

中山南路3號

歷史背景


     台灣的基督教長老會是在1860年後傳入的。日治時期為了安頓來台日人的精神
 生活,同時想以宗教輔助統治,日人於1896年,在著名的馬偕牧師和台灣富商李春
 生的協助下成立了「日本基督教團台北幸町教會」,並於1916年興建今天的濟南教
 堂。這間教堂純屬日本信徒使用,由於與台灣基督教會關係良好,就扮演著日本政
 府與台灣教會的居中調節者。「九一八事變」後,更成為台灣總督府推展「基督教
 日本化」政策的指揮中心,配合時局展開各項宗教活動。

光復後,幸町教會開始出現台人信徒,並歸入台灣基督長老會,改稱為「台灣 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」。但是隨著日人來台的外省信徒組成的「國語禮拜堂」, 也依附在此上拜,而引發產權糾紛,變成外省人和本省人之爭。而今日兩教會仍共 同使用這個教堂,這也是為什麼今日教堂門口仍掛著兩個教會名稱的原因。

建築特色

   
     十字架、尖頂、鐘樓及大面玻璃窗都是最顯著的教堂景觀,濟南教堂在形式上
 可能較接近於英國的哥德建築傳統,主要入口的凹陷線腳(Moulding)及鐘樓的扶壁
 都是這個傳統的特色。

回到上一層
回到主畫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