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銀行
1938 (昭和13年)
西村好時
重慶南路一段130號

歷史背景
創立於1899年,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直轄的台灣銀行,大量放款,資助
日本大企業開發台灣各種產物,從中獲取暴利,成為總督府增加稅收的最佳幫
手,是當時殖民政府的金融中心。從位置來看,台灣銀行和高等法院(今之司
法大廈)恰位於總督府(今總統府)兩側彷彿正象徵著總督府治台所掌握的兩
把利器----經濟和法律。
光復後,台灣銀行仍繼續它調整金融、扶助出產事業發展的任務,直到中
央銀行成立為止。他是台灣第一座金融機構,開啟日後金融業的蓬勃發展,在
台灣經濟發展的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。

建築特色
形式上承襲歐洲美術樣式藝術傳統,正面有希臘哥林多柱式的建築,整體
風格穩重而精緻。一樓當成大台基處理,並不強調入口,相當特別。台基材質
部份是花崗岩,部份是仿假石,壁體作出數道橫條凹縫,彷彿石頭的堆砌,堅
實有力。二、三樓則在正面退縮,置垂直高窗,外部安排巨大的柱列頂住簷部
,作出柱廊,僅在轉角處,以較簡單的封閉壁體處理,一方面軟化過於龐大的
量體,同時也因為角隅部份以平實的立面處理,與柱列的凹陷視覺,產生強烈
的對比,是一座穩重精緻的佳作。

回到上一層

回到主畫面